中国大学为何会招那么多不爱艺术的艺考生

来源:山西王贵成 >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说起来有点好笑,艺考生本应该是那些对艺术充满一片痴爱之情的学生,各类艺术院校招收的本应该是这样的艺考生,可是中国的各类艺术院校招收的不少却是不爱艺术的艺考生。“挖空心思挤进来的学生不爱艺术,混到学位又巴不得远离艺术”,而真正有水平的学生又被挤掉了机会,失去了从事艺术事业的机会。个中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艺考中存在着一条诱人的腐败利益链,家长、考生、培训机构以及招生院校都对此心照不宣却又乐此不疲。

这就不难理解近年来中国高考出现的一种怪现象了,尽管报名总数呈下降趋势,但艺术高考类报名数量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取消艺术项目加分、提高文化课要求的大背景下,今年的艺考曾被称作“最难艺考年”。这个“最难”到底有多难? 2016年2月15日,中传、中戏、北影三大艺术院校同日开考,三个高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都超过150∶1。这确实是够难的了。但即便是在这“最难艺考年”,也挡不住一些考生对艺考的趋之若鹜。

在这背后,是艺考被诟病多年的现实,因为在中国,纯洁的艺术殿堂早已被某些徇私舞弊、暗通款曲、投机钻营者玷污了。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除了一部分考生的确热爱艺术,剩下相当一部分是冲着艺考的文化分数线低而来的“投机者”,如果正常参加高考,这些学生即便再补习上两年也考不上像样的大学。艺术专业降低文化分录取,本意是为了让艺术特长的学生各展其才,避免因文化课要求过高而淘汰艺术才能优秀的学生。然而,不少考生和家长把艺术高考当成了过独木桥的捷径。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想上大学甚至好一点的大学,手中掌握着艺考权力的各色人等想让权力尽快变现。而在客观上,艺术是人类精神与情感世界的一种外化,是人类独有的精神产品。由于不同艺术门类的特性,以及不同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理念的差异,艺考很难用文化课那种“ABCD”、“对错”等非常量化的标准去衡量考察。这样艺术难有统一标准的特性,又为“照顾关系”提供了可运作的空间,于是艺考腐败由此拉开帷幕,而且这种腐败开始由高校向中小学蔓延,利用职务之便寻租敛财者也由高校领导、教职工向中小学教师群体延伸。

2015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音乐教师、乐团指挥罗天如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此案引发了社会对艺考腐败的再次关注。

在罗天如案中,海淀区法院审理查明,2004年至2006年间,罗天如先后涉足三起受贿事件。在高招过程中,2004年下半年,学生毛某的家长请罗天如帮忙,推荐毛某考取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为此,罗天如请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朱某“照顾”,后毛某被清华大学录取。罗天如从中收取了毛某父母10万元。2006年12月,罗天如接受学生管某的母亲请托,帮忙运作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特长生,并收受管某母亲给予的16万元,后管某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中招过程中,2006年下半年,罗天如接受学生赵某的母亲等人的请托,为赵某考取北大附中艺术特长生一事给予帮助,收取2万元,后赵某被北大附中录取。

二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罗天如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牟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2015-06-08《深圳新闻网》)

一个中学教师因为艺考腐败而被判刑,这是多少年以来极其罕见的。法律对违法的人们本应该起到一个警示作用,但这样的判决对艺考腐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我看很难。学生家长已经见怪不怪,根本不以为然,直呼“太普遍”。从“你知我知”到“熟视无睹”,艺考腐败早已发展为一条完整的流水线,随之而来的是成熟的利益链。

音乐类考生家长常先生可以如数家珍地背出国内多所高校不同艺术专业的敲门“价码”。他向半月谈记者透露,自己常年与艺考打交道,深知圈内水深。“(寻租)市场虽然没有统一定价,但只要想考艺术类院校或重点高校的艺术特长生,就需砸进10万元至100多万元不等。声乐竞争激烈,价位最贵,50万左右;管弦类次之,30万左右。”他透露,寻租费用分几部分,拜师见面礼、“开小灶”学费、打点评委费用、买乐器等,更有甚者,直接给业内权威送房、送车钥匙。

山东省青岛市一名艺考学生透露:“艺考基本是学校或老师想要谁就要谁。家长单是打通关系就要投入十几万元。美术类、音乐类的行情还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差异。”以美术类艺考为例,考生需要在高二入学前联系好想要报考的艺术院校的某位教师,拜师接受其点拨、授课,并舍得砸票子。跟学一两年之后,教师已经掌握考生的作品风格。因此,不论考试流程如何严格、对考生与评委如何隔离,单凭对作品风格的熟悉程度,评委就可轻松识别出寻租考生。

如此看来,这艺考莫非已经病入膏肓,成了不治之症吗?要知道,艺考腐败不但蚕食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也消减着人们对艺考和艺术的敬畏与尊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以行政权力干预和主导的自主招生模式下,想要杜绝权力寻租不是易事。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监督等环节,如果稍有遗漏和监管盲区,选拔的公正性就会受到权力寻租的挑衅。他给出的对策是,“不少专业课教授者往往身兼专业测试的测评者,这是艺考腐败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问题的关键是,即便建立了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又将由谁来具体操作呢?真的能彻底斩断艺考腐败的魔爪吗?上有政策是不错,但聪明的中国人有的是下有对策。

估计是第三方测评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不易建立,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实行所有艺术类专业均统考,改变以往各学校自行考试的局面,不仅统一了标准,更有利于监督和管理。

这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艺考腐败的症状,可惜也是治标不治本,何况,矫枉过正,回到死板的统考路上,已经违背了艺术的精神属性,又怎么能做到“办不拘一格降人才”呢?这样招到的艺考生,与靠腐败上来的艺考生,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吧。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站点公告

外教招聘 签证办理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