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张涵予《追捕》大片,怎么就票房这么难看呢

记得前几年看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别管故事怎么样,镜头语言是真带劲儿。再加上吴宇森的名号那么大,这部新片《追捕》即使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但电影市场就是有个好处,作为商业片,你不行,就是真的不行,第二天,市场就给你一个大脖溜式的反馈。截至目前,吴宇森导演张涵予主演的这部《追捕》,在上映刚刚第二天的时候,便被两部电影超过,它们分别是新片《寻梦环游记》和已经上映数日的《正义联盟》。

首日只有三千万票房的《追捕》,作为商业片出现,是如冯小刚导演所说的,我们这些低端人口没有什么能力,不看好电影呢,还是《追捕》本身确实太差,提不起大家的兴趣和影片口碑呢?

我认为,是后者。

您说,一部文艺片大家不看,是诸如我这样的低端人口审美能力不行。但是,一部囊括张涵予、福山雅治等众多明星的商业片,没什么人看,还是吴宇森商业片大导演的电影,难道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吗?

而且,据悉,截至笔者行文,该片依旧在票务平台以9.9元的低价大规模出票。票补这么给力,电影单日票房还是被两部电影轻松超过,那吴宇森《追捕》到底有哪些严重问题呢?我们不妨一个一个的分析,有不对的地方,还希望伟大的读者帮助指出。

第一,说说剧情。

我昨日入场观看之后,在朋友圈写了一行话,吴宇森的《追捕》是奥特曼一样的剧情,不做观影推荐。

整部电影,讲的就是张涵予这个神人,怎么打犯罪团伙的故事。这个故事,野心在于,以一个悬疑的梗开篇,想要布局全篇,但是,没等到中场,就气散了。好的例子,则是前几年郭富城主演的《寒战》第一部,剧情紧张刺激,一直到最后,才把真凶搞出来,打斗也精彩,正方两方的价值碰撞也有时代价值。

但是,吴宇森的这部《追捕》,就差距太明显了。整个故事一开篇,虽然故弄玄虚地搞了性伴侣被杀、张涵予被追杀等桥段,但真的只是为了动作戏作秀而来了。影迷只能假装说,我从一开始就真的不知道是药厂老板在搞鬼啊。可是,骗鬼呢?我们影迷智商为零吗?那么直白的剧情,谁不知道幕后黑手是药厂老板呢?

这本身便是剧情创作的严重失败。而更大的失败,则在于,故事总攻阶段,人物行为动机已经接近弱智了。张涵予和日本的一个老黑帮头子要做活体,进入药厂,然后被人家做实验,然后就死掉一个老黑帮,然后张涵予就主角光环来了,打吧,最终打完了,收场。明知道送死,还当活体标本进去,是主角智商有问题,还是编剧导演智商有问题呢?这种弱智剧情,确实换不来电影的口碑。

第二,说说人物对白。

不知道这篇文章敬爱的读者亲们是不是看过郭敬明同志(同志是亲切的称谓,请不要歪曲解读,不然,报送律师处理)的《小时代》系列。我看过之后,最厌恶的,就是郭敬明絮絮叨叨的抒情模式,各种弱智的独白和对白啊。

而吴宇森的《追捕》,人物对白,也并不比郭敬明好到哪里去。故事主线不行也就算了,人物对白也不行,就真的是对不住大导演的名号了。尤其以剧情中,有几次,配角小跟班们鼓励主角,你要振作起来,你死去的媳妇之类的不希望你这样等等。万马奔腾啊!都是羊驼。

如果一位编剧的对白基本功不过关,那他就可以吃别的饭去了。比如,像我这样,写电影评论去吧。《追捕》这种郭敬明式的对白,能出好电影,才是咄咄怪事。

第三,说说故事情感。

所谓的故事情感,就是你整部电影,想表达什么。《追捕》就是想表达,药厂老板不要脸,张涵予同志好猛啊。这样的剧情,放在三十年前,中国人民没怎么看过电影的时候,还凑合。但是,现在,大家什么没见过了,你扯大旗,就搞了这么一个玩意?真是太对不起国际大导演的名号了。

第四,无休止的耍酷。

如果说剧情不过关,台词硬伤连连,故事情感不具备当代价值,还只是编剧问题,可能是吴宇森顾及跟编剧们的情面,不好意思接拍的话,那《追捕》的剧情不顾及基本的剧情节奏,使劲加入追逐打斗的戏份,就是吴宇森太把拍电影闹着玩了。他难道不尊重自己的职业素养吗?

电影镜头当然可以耍酷,但耍酷一定建立在剧情节奏紧张合理的基础上。《追捕》中,尤其以张涵予和日本警察在水上开快艇的桥段,最为拖沓,这个耍酷,类似洗剪吹的乡村青年,在玉米地里边玩跑酷,嘿嘿,切克闹,煎饼果子们快看我酷不酷。可,你是吴宇森啊?!

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吴宇森大导演的《追捕》票房不佳,口碑极差,也是必然。文/马庆云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