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日本造的涡轮增压技术那么强,为什么自己不用?

涡轮增压是一个热门话题,早些年主要是大众汽车推出了一些涡轮增压车型,比如宝来,比如帕萨特车型就都是涡轮增压的典型代表。

最近两年,涡轮增压有方兴未艾之势,不仅大众以及通用品牌推出了小排量的1.4TSI涡轮增压和1.6T涡轮增压动力,就连一些自主品牌也纷纷大打涡轮增压的好牌。在涡轮增压的大趋势下,不少初次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开始有些迷惑了。似乎没有涡轮增压,就缺乏了高技术,也缺乏了选车的眼光。

可是为什么日本人发明了涡轮增压,每年也大量卖给各国豪华汽车品牌,这先天的优势可自己造车却不用它?

因为在以前日本,民用汽车的马力是限制在280以下的,同时日本的道路状况决定了不需要这么强硬的动力输出。日本车更多用心于造宁静舒适的民用车,其增压技术更多用在运动车上,民用车用增压的不是很多,造成了日本车没涡轮增压的假象,其实日本的改装车基本上都用了增压。

日本车厂不缺乏涡轮增压技术

当然这并不是日系车厂对中国市场的偏见,纵观几大日系品牌在全球的产品线,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即使是他们倾力打造的高端品牌,同样没有几款涡轮增压的车型出现。除了装备660cc Turbo的微型车如经典的Cappuccino,仍在日本国内销售的SUBARUR2等,讴歌RDX这样装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SUV已算异类,这也和如今喜欢在涡轮上做文章的欧洲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其实和多数车迷所了解的一样,日本车厂并不缺少涡轮增压技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面对当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装备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就已开始在日本车里盛行,不仅有搭载RB26DET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战神” GTR出现,本田更是凭借着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当时的 F1赛场上红极一时。到上世纪90年代丰田的Supra、三菱的3000GT、的RX7都成了当时的“增压”明星。时至今日,不仅如新一代GTR、SUBARUSTI、三菱EVO这些装备涡轮增加发动机的日本性能车让人称道,如今欧系车上装备日本涡轮的更不在少数。

不同造车理念决定了产品定位

日系车设计以经济实用为初衷来打造一款家用车,所以,所选材料都必须符合经济实用这个条件,而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成本高,违背了日系车造车理念的初衷。而且日系车注重舒适性相对于城市行驶目的更明确,不需要过多的考虑高速行驶的操控性,所以一般不采用增压方式。

由于涡轮增压器寿命有限,且如果不细心呵护的话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细心呵护它的话,保养费是特别昂贵,,比如更高级别的机油和更高标号的汽油,这两样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就是使用成本略高于自然进气发动机,不符合日系车的经济实用造车理念。且由于涡轮增压器寿命需10万公里更换一次,价格根据品牌的不同也有些出入,一般是8000-20000万左右,而一辆正常的新车跑的岂止是10万公里这点路程?

涡轮增压的风险性:

其实呢,涡轮增压还存在不小的高温风险。当然,风险不风险,倒也算不上是日系车拒绝涡轮增压的原因。利益存在,理念相同的话,日系车也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左右,增压器转子以832~1040r/min 的高速旋转。涡轮增压叶片每秒就转动17次,这才是产生高温最主要的因素。涡轮增压温度=废气温度+涡轮快速转动摩擦温度+进气空气压缩温度。

普通涡轮发动机能够在启动后不久轻松达到600摄氏度,而使用AVG技术的涡轮会产生1000摄氏度的高温。而当达到1000马力时,涡轮更是超过1600摄氏度。

不难理解大众系列配置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为什么容易自燃了,这就是一块烧红的铁,不出事故则已,一旦燃油泄漏,沾上高温工作中的涡轮增压器,瞬间高温会引燃汽油,继而导致爆炸。

因车祸丧生的上海大众老总驾驶的途观车,与前车仅发生轻微碰撞,前车后尾灯破碎,驾驶员甚至未察觉到碰撞,继续行驶了几百米,途观车也仅仅是车体前部擦伤,在继续行驶的过程中瞬间起火爆炸,就是高度碳化。 涡轮烧红是正常工作状态。迈腾号称的水冷涡轮增压也不过是指中冷器冷却,停车后还需要运转一段时间才能降温。

因此不管从对于产品质量还是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率自然吸气都要比涡轮增压更为有优势。在利益诱惑之下,日本人造车还能保持冷静克制,不得不表示佩服。只是在中国,日系车发觉若不跟上涡轮趋势,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于是不得不也开发其涡轮增压车型。不禁令人唏嘘。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