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编号212795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房建成星”

稿源:环球科技

上周,经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2795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房建成星”。据悉,该小行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于2007年10月9日首次探测发现的,后续得到了美国莱蒙山天文台(Mount Lemmon Infrared Observatory)、卡特林那熏天系统(Catalina Sky Survey)、美国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boratory)、美国斯特沃德天文台(Steward Observatory)等全球权威天文观测机构的多次证实及确认,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4月给予该小行星212795的国际永久编号。

上周,由何梁何利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的“房建成星”命名仪式暨北航大讲堂在北航如心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行。命名仪式上,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致辞并宣读“房建成星”国际命名公报;紫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副主任、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研究员介绍“房建成星”发现经过和运行轨道并赠送“房建成星”运行光盘;紫台台长杨戟研究员颁发“房建成星”命名证书。

据国家宇航局公开信息介绍,新命名的“房建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为0.125度,轨道倾角为4.859度,轨道半长径为2.23个天文单位。距太阳平均距离为3.35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3.33年。

房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理事长。

房建成1965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1983年获山东工学院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历任宇航学院副院长、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务,2015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房建成教授长期从事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技术领域研究,主持国家(国防)重大和重点项目20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带领的科研团队于2008 年获批“新型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于2011年获批“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并获得两次连续资助。

人民网发表评论性文章称赞房建成教授道:“房建成教授志存高远、心系祖国,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祖国国防、经济建设;他坚持不懈,打破国际封锁为我国研制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他言传身教,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出一支敢打敢拼、创新型的研究团队;他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他谦和质朴,吃苦耐劳,始终以“永不停转”的陀螺精神实践着对党、对科学事业的坚持、对人生的崇高追求!”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站点公告

外教招聘 签证办理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