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李树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西席作用

【教育透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事情,周全构建高校思政事情系统,紧紧抓住落实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的两个中心环节——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头脑新战略新举措。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一系列主要文件,以周全推进思政课程这一高校思政事情的主渠道的系统化建设和改造创新之后,又凭据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种课程与头脑政治理论课同向偕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研究制订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形成了周全笼罩、类型厚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思政的系统化建设和改造创新明确了前进方向。

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的和重点内容,是寓价值观指导于知识教授和能力培育之中,辅助大学生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心,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团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因素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应,系统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康健教育、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的“三进”事情,锲而不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铸魂育人,指导大学生领会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必须持之以恒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小我私家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停追求国家的茂盛、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同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必须持之以恒地增强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教育,鼎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焦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造创新为焦点的时代精神,教育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异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头脑精髓和时代价值,教育指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指导大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周全依法治国新理念新头脑新战略,牢靠树立法治看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门路的理想和信心,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主要执法看法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头脑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力、介入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育遵纪遵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老实守信、合理做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质和行为习惯。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紧密连系各专业类课程、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特点有机融入,让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水滴石穿、润物无声

各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必须深入梳理和准确掌握各专业类课程教育教学、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纪律和特点,有机连系其差别的头脑方式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和充实利用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批准和教案评价的主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的设计、教学大纲修订、课本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串于课堂授课、教学钻研、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要不停探索和拓展各专业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之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到达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实际效果。

在高校周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连系高校各专业类课程的特点分类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因课施策:

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辅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式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要连系专业知识教育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对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系统、学术系统、话语系统,要辅助学生领会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执法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对于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增强师德师风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遵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育大学生传道情怀、授业秘闻、解惑能力;

对于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康健第一的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心,引发大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对于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态度看法方式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育连系起来,提高学生准确认识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墟落周全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增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增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育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指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康健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相同,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在高校周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连系高校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特点,充实尊重教育教学纪律和人才培育纪律,强化分类指导: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头脑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人品修养、增进知识见识、培育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

对于专业教育课程,要凭据差别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差别专业的育人目的,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系统中所蕴含的头脑价值和精神内在,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添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对于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思连系、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自介入中增强创新精神、缔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注重教育和指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连系,在实践中增进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磨炼意志品质。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增强顶层设计、周全规划,逐步推进系统化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天下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增强顶层设计,周全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要绘好“路线图”,确定“任务书”,列出“时间表”;要不停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

思政课程建设必须确立健全组织向导系统。各高校要确立党委统一向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事情款式。

各高校要坚持党的周全向导,施展体制机制优势有机构建从学校党委、学院党委一直到西席党支部“三线联动”的课程思政的事情款式,实现从学校大脑中枢到每位任课西席神经末梢的一体化联动,压紧压实各教学单元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引发全体任课西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活力。

思政课程建设必须确立健全支持保障系统。各高校要增强政策协调配套,统筹各种资源,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

思政课程建设必须确立健全审核评价系统和监视检查机制。人才培育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主要尺度,各高校要确立健全多元、多维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审核评价系统和监视检查机制。

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设计”评价、院系教学绩效审核等的主要内容;要把西席介入课程思政建设情形和教学效果作为西席审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功效奖、课本奖等各种功效的表彰奖励事情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异功效的支持力度。

(作者:齐鹏飞,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高校头脑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