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曾是愤青 一言不合就辞职

说句实在话,曹操是个泡在蜜罐里中长大的幸福少年,爷爷曹腾手握宫中大权,被汉桓帝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混得更好,曾一度出任掌握国家军政的太尉一职。所以,用句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曹操是个典型的官二代。

很遗憾,由于父母教育不到位,深受外部环境所影响的曹操,自身拥有众多官二代所共有的不良嗜好——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任性、行为不检点、做事情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等等。

故而,在当时的长辈之中,没有一个人看好曹操。谁要说他将来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估计会被人给笑掉大牙。

然而,上述这些缺点,却只是曹操的一个方面。

其实,曹操还有自己的另一副面孔鲜为外人所知。由于他自幼生活在官宦之家,不仅营养充足,而且还见过不少的大世面。故而也造就了他的另一面——思维灵敏、善于随机应变。

对于前面的缺点而言,只要今后自己稍加注意就可以改正;而对于后面的优点来说,一般人想要轻易得到,简直比登天还要难——毕竟智商这方面的东西,不是你想要就能够得到的。

对于曹操这些优点而言,熟读史书的人会主动联想到一个词语——谋略。没错,正是曹操的这一优点,为曹操将来夺取汉室政权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所以,刚刚成年之时,就有一个名叫桥玄的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不久之后,天下就要大乱,而最终能够平定天下、收拾残局的人,应该就是你曹操!”

当然,此时的曹操还没有如此高的理想和抱负,他只是想当个官而已。

于是,在他二十岁那年,他被地方官推举为孝廉(“举孝廉”是东汉时期的一种选官方式),并且做了中央部门的一个负责跑腿的小官。很快,他就又被调往都城洛阳,成为负责都城洛阳北城门的都尉,初步踏入军营,接触到了军事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虽然一个负责城门的都尉官职不大,但他的地位却相当的重要。

不久,他又由城门官升迁为顿丘县的县令,成为了一县之长,正式踏入了政界。

几个月之后,他又被调回中央,做了个参议过正的议郎,自此进入了中央机关,正式成了一个有头有脸的京官。

直到此时,曹操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向自己的叔伯们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

不久之后,一个让他一展拳脚的机会便来了——汉灵帝光和末年(公元183年),举世瞩目的黄巾军大起义爆发,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统领皇家禁军羽林骑兵前去讨伐在颖门的黄巾军。

由于作战英勇,战绩辉煌,在平定了当地的黄巾军之后,曹操又被提拔为济南国(诸侯王的封国)的相国,成为了济南国中仅次于济南王的实权人物。

济南国地方并不小,下辖有十几个县。曹操认为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很好机会,自己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

然而,到了济南国后,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济南国下的大多数县令都不买他的面子,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相国给放在眼里。

原因则非常的简单——这些县令们早就用金钱买通了分封在此地的皇亲国戚,你这个小小的诸侯国相国,干不了几年就会调走,你混你的日子,我们混我们的日子,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对于曹操的到来,这些人采取了一致行动——予以漠视。而且,对于曹操所制定的一些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法规,也同样不予理睬——我们自己吃好穿暖就可以了,百姓的死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于眼前的这一切,年轻的曹操愤怒了,而且还是出奇的愤怒。当即,他就给皇帝写了封奏折,把那些贪官污吏们的行为全都如实地举报给了皇帝。

好在,皇帝还是支持他的。很快,皇帝的旨意便下来了——一次性罢免了其中的八个县令。

看到这位新上任的相国所烧的第一把火,竟然会如此的猛烈,济南国中的众多官员当即就老实了很多。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有句老俗话说得非常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自然也不会放这一把火就罢休。

于是,很快他的第二把火便有燃烧了起来——处理了一批怨声载道的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让当地的老百姓拍手称快,大快民心。

此一件事,让曹操得到了民心,大大提高了自己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

紧接着,他又对当地过分祭祀鬼神的行为进行了整治,使当地的风气为之一新。

1 2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