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阿婆家里发现红军长征借条拒讨债 早就还清了

10月14日中午,松潘县毛尔盖上八寨乡克藏村,80岁的仁青卓玛坐在火炉旁,高原上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手里的木板上。

乍一看,这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木板:长约1米、宽约20厘米、厚1厘米,上面的纹路和色泽表明,它有些年头了。

细一看,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而是一张写在木板上的借条,记载了81年前红军与当地藏族同胞的一段故事。

81年过去,木板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见,顶部是三个横排的繁体字“割麦证”,下方小楷竖排写了6行文字,主要内容为——老庚:我们在这坵田内割青稞1000斤,我们自己吃了,这块木牌可作为我们购买青稞的凭证,你们归来后可凭此木板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者苏维埃政府兑换你们需要的东西,未曾兑得需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子。前敌总政治部,麦田第××号。

据史料记载,1935年7月,红军陆续到达松潘毛尔盖一带。由于几个月征战,连翻几座大雪山,部队十分疲劳,粮食供给也十分困难。中央决定在毛尔盖休整,筹集粮食后继续北上。木板借条正是见证了这段历史。据统计,红军长征时在阿坝州境内先后筹集粮食500万公斤以上,除了青稞和牦牛,一些人甚至将来年的种子都贡献出来。

在毛尔盖一带,这样的木板借条当年原本不少,但因当地牧民大多不识汉字,一些借条被当柴火烧了。

仁青卓玛家的借条为何能够保存下来?原来,红军走后第二年,她家盖房子缺木板,无意间将这借条当木板嵌进土墙,3年前翻修时,这张借条才重见天日。

目前在毛尔盖一带发现的木板借条只有两块,另一块被位于川主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收藏。

有人曾出高价想买仁青卓玛家这个借条,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和儿子都说,这是历史,不卖。仁青卓玛一家也从没打算向党和政府“讨债”。她说:“新修的房子又宽又大,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家里养了30多只羊,还种了一大片青稞。红军当年借的青稞,早就还清了。”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