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电话亭当书房:借着灯光写作业坚持4年多

浙江嘉兴市中医院附近,12岁女孩陈晓华每天放学后都会出现在父母清扫的路段,在路边的电话亭内做作业,父亲空闲时还会给她辅导作业。她的父母来自资阳市安岳县,在嘉兴打工已有20年左右,目前都是环卫工。此事经浙江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陈晓华父亲陈富康,其证实女儿自小学一年级起便将路边电话亭等当“书房”,至今已有4年多。“在我老家,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但我们下班很晚,不放心让女儿一个人在家,所以只能让她每天在电话亭内做作业。”陈富康夫妻俩坚信读书改变命运,因为大儿子靠读书有了出息。“大儿子在老家读书,后来上了重点高中、医科大学,如今在康定当医生。”

每天15时50分放学后,母亲李代兰都会将陈晓华接到中山东路,陈富康则从不远处搬来一张破旧皮椅和一个沙发坐垫,放进电话亭。“这两样‘家具’都是我捡来的,椅子当书桌,沙发坐垫当凳子。”陈富康说,女儿每天做作业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冬天黑得早,经常要借着灯光写作业,还好路灯下午五点半就亮了。”在陈富康的记忆里,女儿在电话亭看书、做作业也受了不少苦。“特别是夏天,天气热,蚊子有多,她经常是汗流浃背,手上和腿上被蚊子叮得到处是疤。”

最近被各种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后,关注的人很多。好心人路过这里,悄悄塞给晓华5元、10元。这让陈富康很难堪,觉得没有面子,他让女儿不要收好心人的钱。“做人要有骨气和志气,人穷志不短。再说,我们也不怎么穷啊,这样很不好。”

陈富康说,几天前,有好心人托一位与陈富康熟悉的人带来500元,“人家给钱肯定是好心,我也很感谢。但是,不是自己劳动的收入我不要。只有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那才是正儿八经值得高兴的。”

李代兰戴上口罩、围上围巾,骑着电瓶车出发。女儿爱吃橘子,走前她特地买了几斤桔子放在电瓶车后备箱里。3点25分,李代兰赶到学校门口。此时,路边已经停了很多电瓶车,家长们正在门口等待。(图片来源:南湖晚报)

“一辆轿车的车速是80千米/小时,问2小时开了多少公里,6.8小时是多少公里,t小时又是多少公里?”对于这道题晓华很吃力,似乎连题都难读懂,就一直向陈富康求助。陈富康俯下身去看了一会,看了很久一会,没说话。 这时,旁边有人给了个提醒,陈富康才明白怎么回事,就讲解给女儿听。但讲了几遍,晓华就是不理解,甚至越讲越迷惘,拿着笔在作业本上划来划去,不知划啥。3道题做了将近20分钟,最后还是在指点的情况下完成。陈富康有些着急,脾气开始上来,骂了女儿一句。

“头抬高点,诶,对了。”中年男子手中的照相机闪个不停。旁边走来两个女孩,用手机拍了照。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