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男人都不主动追求女人了

文/岳韬

在中国社会,作为男性要表示对女伴的体贴。可是当你把这个逻辑讲给西方男人听,他们很可能会轻蔑地一笑:我还要被呵护呢!在他们看来,女性也是独立的人,为什么要他呵护她呢?

(谈性说爱中文网特约专栏)男士见到心仪的女子后邀请她共进烛光晚餐,在晚餐桌上送给她一支玫瑰和一份礼物,饭后将她送至家门口,离别时说一些甜言蜜语表达心意……这套西方的“求偶礼节”(courtship)似乎只能在电影里见到了,而且还是老派电影,背景设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现实生活中,欧美的男子越来越不倾向于主动追求女人了,更何况给她们买花、买单、当保镖……?

「女性控制主动权」

虽然欧美各国间文化差异很大(比如南欧男性擅于恭维女性,北欧男性则“沉默是金”;西欧男性不习惯为女性买单,北美男性则要大方许多),但是总体来看,在当今西方世界,女性——而非男性——是启动约会进程的那个人。

问过好几个西方男子,是什么让他们决定跟一个女性约会?他们没有说对方的相貌、身材、品性、爱好等等,而是说“她对我感不感兴趣”。所有人都表示,他们不会去追求对自己没有表现出好感的女子。只有当他们收到了女性的求偶信号,而他们对该女性也颇有好感的时候,才会迈近一步。

女性表示好感可以很直接,比如主动邀请男性去喝咖啡(在很多国家这是默认的约会前奏);也可以很委婉,比如双目传情、暗送秋波;或可以采取中间姿态,比如在他的手臂上轻轻碰触。男性对肢体语言尤其敏感,要是一个平日不是大大咧咧,见谁都搂搂抱抱的女子在他的身体上有意地碰一下,十有八九会被接收为求偶信号。

达尔文说过,动物界所有的两性关系中都是雌性控制生育权,即选择与谁交配的权利——人类也不例外。上面这些由女性发出的或明或暗的求偶信号是文化间相通的,不仅适用于西方文化,同样适用于东方文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关键不在于如何放电,而在于来电后如何建立两性关系:谁决定共舞;谁领舞、谁伴舞;舞伴之间各自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

「男人“背包包”现象的文化冲突」

西方男性不追求对他无感(或未对他表示有感)的女性出于几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害怕被拒绝。在这点上男性跟女性一样,都有一颗脆弱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他也不愿做无用功。既然知道希望不大,还是叹一声无奈,换一个吧,把精力放在对自己有意思的女人身上。他们往往会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言下之意为,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基于你情我愿,如果你没说喜欢,我不会强求。

他们的思维前提是,如果女性有兴趣,她会表示的;她不表示,就说明她没有兴趣。这种思维形态决定他们更习惯,也更喜欢与熟女交往——不一定指年龄上的成熟,而是指心智上的成熟。我从没听到哪个西方男人说喜欢“一张白纸”或“小鸟依人”型的女孩。“一张白纸”让他们觉得缺乏性吸引力,“小鸟依人”让他们感到摸不透,因此有点麻烦,甚至有点讨厌。

1 2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