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民:历史不是老鸨可以任意打扮的妓女

海内外的华人,只要是读点书的成年男人,无论什么背景,都可以找到两个话题:“女人”和“历史”,特别是“历史”更可以开启他们体面的聊天。从这一点来说,历史对中华的传承起着较大的作用,无怪乎某些人士发表一家之言——中国人的宗教是历史。

真实是历史的面目,它不能是别有用心的人任意篡改与扭曲的,说句难听的话,历史不是任由老鸨打扮接客的妓女。

回头看,是为了朝前走。一个人或是一群人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来自哪里。这个问题不解决,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这是基本的哲学问题。所以,个人回忆并总结昨天,群体则回顾往日。能够客观与冷静地看待,能够真实地将过往讲出来,这既需要努力地发掘,也需要有勇气与良心的坦诚。

史官原是神职人员

中国写史的官员原是神职人员,在夏商时,天子有四个私家官职:“祝、宗、卜、史”。史就是记录天子祭祀天地神明的书记员,天子的事又是天下的事,于是把其他的事也记进来了;后来发展成史官,史官还分了类别等。

那时,写史的人在上天的管教下,记录着一些事情,他一般不敢过多地扭曲事情的是非曲直,他可以违抗天子的命令,但他不敢违抗上天的命令——神明的那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随着世代的发展与朴素信仰的迷失,史官的思想有所放松,但整体上看还是尽力地忠于事实,这一点难能可贵。

后朝写前朝史

秦朝之前的大部分史书被始皇帝给烧了。当时所焚的书中,经书保留比较多而烧的少,史书基本烧光,特别是春秋战国各个国家内部的史书,所烧书排第二的应该是占卜巫术方面的书。这造成人们对春秋战国的真实的各国历史认知并不全面,只能从先秦的经书与汉代一些学者的考证书中来了解。

伟大的史马迁成了《中华24史》的第一人。即使他的成就再大与才华再高,但按时间上来排,都不能轮到他排在最前。历史就是这样讽刺,让后人哭笑不得。纵观这些历史,基本上是后朝记录前朝的历史。这既有好处,就是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便于沉淀,使人看清真相;也有坏处,就是身处后来朝,写的时候能要忌讳一些东西,或者不能讽刺当今,更好是可以将原来的写得坏一点,以衬托本朝的伟大等。但不管怎么讲,我们的24史还是相对客观与实在的,只要认真研读,都是宝贝。

过往痛苦多于欢乐

我们的历史不可谓不丰富,历史的辉煌掩饰不了太多的悲伤与苦难交织。秦朝之前不讲,自公元180汉末—618唐朝建立,450年都是战争频发,内部斗争不止,外部五华乱华;唐朝末后,又是纷争,软弱的宋朝割地赔款,两位皇帝被人掳走;中原沦陷……最后一位小皇子被人抱着跳进南海,中国灭亡了;农民与土匪建立起的明朝,又再一次被蛮族来掉,中原大地被满金铁骑踏碎,百姓生灵涂炭。到了1912,政权回来,又是纷争与磨难……

历史上的苦难大部分是来自北方(某日会专述)。春秋战国的赵国名将李牧守护北疆、秦朝连接长城御贼于北方、汉代抗击匈奴、北方五胡跨过长城在中原建国(长江以北)250余年、初唐痛击东西突厥;其后辽金侵略中原、蒙满灭华。这是历史的宿命,这也是大汉族的悲哀。

张汉民老师学过教科书,总认为1840年前的没有问题,但仔细读民国大师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与台湾史学大师傅乐成《中国通史》等一些书后,又有新的体会。教科书不仅不太全面,而且受到的意识倾向性比较大。所以对1840年前的历史,还要认真地读。

总之,无论怎样讲,真实就在那里;无论如何篡改,鲜血仍在流淌。无论如何变化,过往汉族人的灵魂仍然悬于华夏的天空,看着他们的后代,也庇护着他们的后代。良心与勇气是面对历史的砝码,如果失去良知的考验,偏离了史实,无异于历史的罪人。因为,历史绝不是任人打扮与化装的小姑娘。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