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遇到麻烦 多半是人有问题

先讲个故事。

有位教授,是教伦理学的。他每周去课堂,要经过一个池塘。

这一天,教授正匆忙往教室里赶,忽然听到池塘里传来凄厉的惨叫声,转头一看,原来是条小狗,掉进了池塘中。爬不上来,眼看要溺死了。
教授急忙过去,把狗捞上来,说:小家伙,你不是会水的吗?怎么把自己淹成这个惨样?把狗在清水下冲洗干净,然后教授匆匆往教室里跑。

到了教室,已经迟到了,一百多名听课的学生,非常不满的望着他。

教授解释说:不好意思同学们,是这么个情况,那啥,我来的路上,遇到条狗掉池塘里了……他把情况一讲,同学们非常感动,热烈鼓掌,还有的学生高声喊:教授,你好有爱心,我们爱你……

多好的孩子呀,知书达礼的。教授非常欣慰。拿起书本开始讲课。

因为这件事,教授在同学们中大获好感,被誉为最有爱心的好教授。

过了一个星期,教授匆匆又去上课,途经池塘时,忽然听到惨叫声,教授扭头一看,惊讶当场:咦,你不就是上次那条狗吗?怎么又掉池塘里了?

(02)

教授再次到池塘边,把快要溺死的笨狗捞上来。简单冲洗一下,赶紧去给同学们上课。

这一次,他又迟到了。教授满怀歉意的,把情形跟同学们一说,同学们的脸色,就有点难看。

下课后,同学们议论起来:咱们的教授,是怎么回事?他是不是跟那条狗有什么秘密交易?怎么那狗总是掉池塘里?而且总是被教授碰到?如果为这事教授经常迟到,耽误我们这么多人的时间,我们要向校方投诉。

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教授感觉很难堪,不声不响离开了。

又过了一星期,教授又急匆匆来上伦理课,走到当塘附近,又听到了那条狗凄厉的惨叫声。

当时教授就懵了:这事,可咋个整?

(03)

教授陷入两难之中。救狗吧,会耽误上课,学生们肯定会不乐意。如果不救,万一这条蠢狗淹死了……

忽然间教授灵机一动,有了,我给校工打个电话,让他快点把狗捞出来。

于是教授一边打电话,一边匆匆往教室赶。这一次,果然没有迟到,教授如释重负,就拿起书本开始讲课。

正讲着,忽然间外边有人敲门。教授扭头一看,顿时愕然。

门口,站着愤怒的校工,拎着条淹死的狗。就听他大声质问道:打电话给我的,是你吧?你是伦理学教授是不是?你明明眼看着狗掉进池塘里,举手之劳,就能够救这小东西的性命。可你干了些什么?你居然袖手旁观,只是给我打了一电话。我匆匆赶到,看到池塘里泡着一条死狗。教授,你当时哪怕有那么稍微一点点的人性……唉。

就在教授目瞪口呆之际,就听轰的一声响,上课的同学们,全都站了起来:

教授,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你害死了一条小生命,还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伦理学……

不是……那啥……教授彻底傻眼了。

(04)

下一堂伦理课,同学们当场向教授宣读了一纸声明。

声明指出,教授,他本人必须要对一条可怜狗狗的生命负责。他有能力救这可怜的蠢货,可最终,教授选择了袖手旁观。

有鉴于此,所有同学一致认为,教授之行有悖师德,有悖于伦理学的任何一个理念或观念。因此,同学们有权力要求教授对此给予解释,否则……

不是……那啥……这意外的事件,一下子让教授乱了马脚。他拼力的解释,他之所以不救这条狗,不是他冷酷心肠毫无人性。恰恰相反,他已经救了这条笨狗两次,就因为这个,所以上一次同学们好不乐意,声称他要是再救这条狗耽误上课,就要投诉他,所以他才……

但是同学们反驳说:教授的解释,不过是强辞夺理,无足服人。请问这位教授是教什么的?没错,是教伦理学的。伦理学难道只是些空洞的理论吗?当然不是,它包括了悲悯与关爱,包括了人性的温暖与互助。而教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丝毫也未顾及到一条鲜活的生命——虽然那只是条笨到出奇的狗,但生命就是生命,这事没法儿妥协——教授所想到的,所做的,只是想法设法推御自己的责任,丝毫也未考虑过把他教导的理论,贯彻实践。

这样的教授,他够格教导我们吗?带头的同学,高声询问大家。

够格——同学们齐声回答——才怪!

不是……那啥……你们不能这样……可这时候,无论教授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从此同学们拒绝再上他的课,让

这位教授,全无办法可想。

绝望之际,这位教授向他的同行们求援。他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并问:我的同行吗,你们说,我究竟做错了没有?

——当然错了,而且是大错而特错!

(05)

教授与狗,是十年前英国伦理学大案,引发了当时学界的无限焦虑。许多大师级别的学者加入进来,争执得面红耳赤。

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心有戚戚焉,有些人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儿。

网上有个流传甚火的贴子,以男女对话的方式,展示这种难局:

男:‌‌“亲爱的,陪我去健身房好吗?‌‌”

女:‌‌“你是在说我胖吗?‌‌”

男:‌‌“如果你不想,就算了吧。‌‌”

女:‌‌“你是在说我懒吗?‌‌”

男:‌‌“宝贝,你冷静点好吗?‌‌”

女:‌‌“你是在说我像个疯婆子吗?‌‌”

男:‌‌“我不是这个意思。‌‌”

女:‌‌“你是在说我爱说谎吗?‌‌”

男:‌‌“好啦,你不要去好啦。‌‌”

女:‌‌“等等,你为什么一个人去健身房。‌‌”

这段对话,用来比喻女性的情绪化,是不是妥当,不是太清楚,但这个笑话中的原理,在网络广泛传播中,完全被过滤掉了。

实际上,这是个很严肃的人生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终生要面对、无以逃避的现实。
这个现实就是——人的情绪复杂多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06)

前几天,我在微信中写到一个故事:明朝时,大臣韩雍巡视江西,宁王的弟弟登门来见。韩雍知道事情不对,立即假装患病,让人准备一张白木桌。果然,见面后,宁王的弟弟立即控告哥哥要谋反。谋反可是大事,但韩放却假装自己耳朵聋了,听不清。宁王的弟弟无奈,只好将控告写在白木桌上。

韩雍立即将事情上奏朝廷。朝廷追查。可不曾想,当查缉使者到来时,宁王的弟弟,已经和哥哥好和了。前者之所以控告哥哥谋反,就是因为兄弟俩交情闹掰了。现在兄弟和好如初,弟弟就否认控告之事,反指韩雍造谣。
结果韩雍系狱,幸好他早就知道宁王兄弟的难缠,事先准备了白木桌,以宁王弟弟的亲笔诉状,证明了自己的无辜。

在这起事件中,宁王的弟弟,心里根本没个准主意,完全是情绪化的。而且,举凡情绪之人,情绪反应都是异乎寻常的强烈。更要命的是,情绪会随着外界的否定,而超猛烈爆发——简单说就是,如果韩雍不接受宁王弟弟的控告,宁王弟弟就会连同他一块告。他一个小平头官,被装进谋反大案中,必然是有死无生。反之,他如果接受宁王弟弟的控诉,宁王弟弟就会否认,仍然陷韩雍于危险之中。

而韩雍之所以保全性命,是因为他知道宁王弟弟的情绪变化,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死定了。

所以,韩雍以退为进,假装耳聋,引诱宁王弟弟留下亲笔诉状。无论当事人情绪如何变化,这白板黑字,笔墨犹新,是无可抵赖的。

相比于韩雍的脑子,第二个网络笑话中的男人,却是完全处于被动之中,对于女方的情绪反映,一味逃避。

(07)

在第二个笑话中,女方之所以对男方的任何建议,都采取攻击性策略。是因为当事人心里有气,对人不对事。
所以,男方正确的做法,是别老是扭着健身房不放,以诱导式问话的方式,询问女方心里到底是为什么不痛快——现实中,许多男人是心里清楚的,只不过无力解决,所以才会采取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也算是策略。事实上许多问题假以时日,自己就慢慢消失了——但有些问题不会。有些问题,会如火山的积成岩一样,慢慢沉积,你看似平安无事,但迟早会有一天,来个石破天惊的大爆发。

——凯文凯利在他的新著《必然》第一章《形成》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拒绝进行不断的小升级,那么积累起来的变化会最终变成一项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带来‌‌“创伤‌‌”级别的干扰。

第一个故事中的伦理学教授,正是因为没有对学生们的情绪进行‌‌“不断的小升级‌‌”,才导致了最后积累起来的变量,给他本人带来了‌‌“创伤级别的干扰‌‌”。

(08)

教授和狗,是个真实事件,同时也构成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经典悖论——无论教授如何做,都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

除非,教授能够意识到,学生们的不满,不是对事件不满,而是对他这个人不满。并相应的采取情绪管理措施,否则无以脱困。

——举凡两难处境,九成九是规则变化两头堵,是针对人,而非针对事儿的。

既然是针对人,那么教授的任何行为,都不会获得谅解。他救狗,同学们会指控他耽误了大家时间,不救狗,当然是没有爱心丧失人性。

要化解这个问题,教授就必须:

第一:讲好他的课,把他的主课讲到生动、有趣、实用,彻底改变学生们对他的观感。

第二,把这条屡次掉进池塘的笨狗,融入到他的课程里,让同学们参与此事,化解掉‌‌“救这条狗是他的个人责任‌‌”这个奇怪的现实。

第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狗屡次掉入池塘?是池塘的环境有问题?还是这条狗出了什么问题?

第四,找到问题的根本——找到根本,并不意味着解决,但意味着责任的明示,不至于陷自己于僵局之中。

这四步,就是现实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情绪管理。而这个方案未获提出,问题本身竟尔构成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悖论,就是因为情绪管理比较复杂,泥陷局中人,惶然困惑无以开解。

(09)

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几条道理:

一,遇到问题的人——尤其是遭遇到两难问题的人,或有可能是人出了问题,跟事情关系不大。

二,人的问题,无非不过是人品问题,又或是能力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就解决哪里,万勿放任自流,让问题不断涌现,最终把自己湮没。

三,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化解的,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愿意。如果一个人固执的错下去,那谁也帮不了他。

四,多数问题不过是情绪化的,当事人并非毫无所察,只是拒绝改变的痼疾,让自己本能的选择了逃避策略。但我们已经说过,情绪问题是逃无可逃的,与其日积月累,最终毁掉自己的生活,莫不如采取行动,化解这种不要必要的情绪干扰。

化解这类问题,不过是上一节所说到的四步骤:第一知道问题所在,从根本上入手解决。第二要开诚布公,把自己从情绪牺牲品的绝境中拯救出来。第三深入思考,理清紊乱情绪的由来。第四是明示问题根本,化解敌意情绪。

有些积习难改的人,习惯说:我这人就是这样……

你既然就是这样,就只会面对一个最让你痛苦的现实。

现实不会迁就任何人的愚顽,它会让所有不成熟的人、有问题的人,心急如焚入极不愉快的人生泥潭中。

除非自省,并意识到:凡是针对人的问题,情绪化的问题,都是人为创造出来、只为了表达怨气与不满的。一旦开诚布公,这些问题多数会消解,少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变得清晰简明,不再是个困扰性的麻烦了。来源:雾满拦江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