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西方典故 名利场

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曾写过一本小说《名利场》,而其书名是来自英国17世纪作家约翰•班扬的基督教讽寓体小说《天路历程》。

根据班扬的自传,他大约在9岁或10岁那年,做过好几个有警示意味的梦,有关于他自己生命的终结的,有关于未来审判的,还有关于地狱的骇人的景象和有关永恒的启示的。为此,班扬困惑了许久。不过,在青少年时期,他却将这一切置之脑后,他形容自己是当时村里最坏最野的孩子,尤其是在违背安息日上,简直就是坏事做尽。此外,在当地,他还以咒诅和发假誓闻名。

16岁,班扬参加克伦威尔的军队,由此对战争有了深刻的理解。退役后,班扬与一位虔诚信上帝的女子结婚,并开始一道去做礼拜。一次在礼拜后他去打球时,突然一个声音从天国里急速的击中了他的心:“你是要离弃你的罪进天国呢,还是要继续犯罪下地狱?”班扬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但他的内心仍处于挣扎中。

挣扎的最终结果是:班扬接受了基督教义,并在后来成为牧师。因为教会纷争,班扬先后两次被国王投入监狱。正是在监狱期间,他撰写了两部《天路历程》,第一部作者以比喻和寓言的手法,叙述了一个背负沉重包袱的“基督徒”得到异象,决定逃离家乡“毁灭城”,奔走天路的故事。行程中他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种种压力和诱惑,终于到达天国。第二部是对第一部的补充与发展。它描写了“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与他人渡过险境,共赴天国的故事。

据说,第一部《天路历程》中的故事很大一部份取材于班扬自己的生平和生命中不同时期悔改的历程。在故事中的主人翁克里斯琴前往天国的旅途中,经过了一座叫“名利”的城镇,镇上有个市集叫做“名利场”,在那里,出卖房子、地皮、职业、位置、荣誉、升迁、爵位、国家、王国、欲望、快乐以及各种享受,如娼妓、鸨母、丈夫、儿女、主人、奴仆、生命、鲜血、肉体、灵魂、金银、珍珠、宝石等各种各样浮华的东西,并且终年不散;而且在市集上随时都可以看见变戏法的、骗子、斗技、赌博、小丑、仿效人的人、无赖、恶棍等无所不有。此外,还可以一钱不花的看到偷窃、谋杀、通奸、假发誓的人,令人触目惊心。

班扬还在书中讲述了“名利场”的来源。原来差不多五千年以前就有旅客像克里斯琴一样要到天国去,魔王、魔鬼从旅客所走的路线看出,“名利”正是他们到天国去的必经之地,于是他们就设法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市集,出售各种浮华的东西。而只有不为这些所动,在苦难中坚定的保有信念的人,才能最终走过“名利场”,前往天国。

正如班扬一样,《天路历程》中的主人翁最终走过了“名利场”,走上了通过天国的道路。而其中的寓意直到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即那些沉浸在名利场中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神佛的召唤的。

后来,人们用“名利场”代指追逐名利的场所。问世间,有多少人执著于名利场无法自拔?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