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用了“拉屎”的劲放了个“闷屁”

因为“潘金莲”在中国太家喻户晓了,所以我对《我不是潘金莲》竟还有一些别样的期待;因为冯导以前拍的电影太出名了,所以我在看《我不是潘金莲》前竟油然而生了肃然起敬的神圣感。但当看完影片,我却产生了一种怪怪的感觉:你说“不好”吧,可有些东西能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比如圆镜头、比如现实题材;你说“好”吧,又感觉哪里不够劲、不过瘾,比如故事冲突、比如官员百态。这种感觉类似于“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明明觉得影片(或者说冯导)要表达的东西很丰富、很深刻,但却每每在即将揭示这种丰富性、深刻性时突然变得浅尝辄止或戛然而止。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格言:人生如拉屎,尽管很努力了,出来的却是个屁!如果把这句格言用在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上,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我们不能否认影片试图要揭示、试图要展现的深层次的东西,但我们更不能否认这种揭示的不完整性、不彻底性。从这一点上讲,我更喜欢《驴得水》的光明磊落与落落大方。虽然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因为《驴得水》把背景放在了1942年,便少了很多约束;而《我不是潘金莲》因为以现代生活为背景,便多了几多顾虑与约束。

题材很给力 叙事很无力

我们必须承认,《潘》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影片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上,是李雪莲上访,从法院院长、县长、市长到北京“大官”;暗线上,是各级政府官员接访、截访,从被处理的一拨人到另一拨人,跨度十几年。但无论明线、暗线,影片所触及的题材,都是极其敏感和不易把握的。至少在目前的政治话语体系下,在“唯票房论”的市场环境下,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影片,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极大的技巧。毕竟,“上访”、“截访”这样的事情,有违社会“和谐”的价值趋向;“民告官”、“官怕民”这种剧情选择,让很多“官老爷们”看了会很不舒服。如果再延伸下去,其背后所暴露的体制之弊,更是影视题材的“禁区”。所以,从这一个意义上讲,必须为影片点赞。

1 2 3 4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