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用了“拉屎”的劲放了个“闷屁”

影片的拍摄地是在江西婺源,其景色之美举世闻名,加之以圆形画幅呈现,可谓“美上加美”;影片的主题是村妇上访,其故事可谓是“不美”,至少可以说“不和谐”。因为采用圆形画幅的呈现方式,使其画面容量有限(不宜近景、不宜特写),让人很容易在观影过程中被吸引到婺源美丽的景色上,从而消解、弱化着对故事本身的观注。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与其说对影片的“圆镜头”印象深刻,不如说对其呈现的如画如诗的美景印象深刻。影片中,如果美景能够起到衬托李雪莲们的美丽淳朴、或者能够映射官场官员的黑暗无法,那么其对于表现主题是一种升华。相反,如果圆形画幅的美景起不到这种作用,她只能是吸引观众的眼球,消解、弱化观众对影片主题本身的观注与思考。同时,加之影片相对较慢的叙事节奏,几乎不见踪影的矛盾冲突,很容易让人觉得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欣赏工笔山水画、古代仕女画。很多人感觉影片拖沓无趣,某种程度上也与圆形画幅的表现方式过于强烈的占据了观影印象有关。

如果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说,圆形画幅作为一种呈现方式,某种程度上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相背而行的。他们之间不是缺乏张力,而是没有张力;他们之间不是存在矛盾,而是毫无联系。所以,我们在肯定圆形画幅美学价值的同时,其实际效果到底几何,确需要认真审视与深思。

听上去很喜剧 看过去很无聊

看影片之前,我坚信是《潘金莲》会是一部难得的喜剧;看完影片之后,我却百感交集、无从定位。刚开始的时候,还感觉有点“悲剧”的味道,但仔细思之,却始终没找到“悲”在何处。你说李雪莲是个悲剧性存在吗?像是,可似乎又不是。影片似乎想把她塑造成一个悲剧性存在,可她现实的存在却给人一种“没事找抽型”的感觉:她的上访于法无据;即使于“情理”,也很牵强。如果非要给她的上访找个原因,似乎只能是延续千年的小农意识、质朴情感、传统道德观使然,而这显然不是影片所要观注和表现的。另一方面,各色官员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似乎也没有刻意使坏、故意刁难她,于是也就没有强化李雪莲身上的“悲”的色彩。如此看来,一个不喜不悲的影片,似乎剩下的只有无聊了。

可能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对此片的感觉是复杂、甚至矛盾的。一方面,我们能强烈感受到影片力求达到的深刻性;而另一方面却又像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总有言不尽意、意犹未尽的感觉。也许观众这种复杂的感受,也是影片的价值所在吧:通过带给观众的不确定性,让观众去感受影片中的荒诞与无趣。

1 2 3 4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创作者,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详见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